2013年11月22日-25日,以“‘教什么’——教学内容的理性选择与确定”为主题的晋沪两地同课异构活动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第十一中学隆重举行。该活动由《语文报》社、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山西省分会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课题组”主办,太原市万柏林区第十一中学承办,上海市余党绪名师工作室、平顺中学、安泽冀氏中学、平顺二中与壶关南洋育栋学校协办。本次活动旨在建立高效的对话机制,使两地骨干教师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增强校际共研的针对性,促进骨干教师的持续快速发展。太原市万柏林区第十一中学校长、教研员、各校骨干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开幕式、课堂教学展示、课后主题研讨三部分组成。开幕式由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承吉主持,课堂教学和课后主题研讨由课题负责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晓民主持。开幕式上,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局长李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活动表示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并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对近些年来报社对语文教育工作的支持做了简短说明,他表示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对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朱晓民院长对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与价值作了详细说明,并希望以后继续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优势与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打造名师。开幕式结束后,上海市徐汇区“余党绪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余党绪作了题为《观念学识 技能》的报告。长治市平顺中学校长张一笑、平顺二中副校长桑天云 、安泽冀氏中学校长陈伟晋以及太原市万柏林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刘晓兰,也分别就本校课改经验作了专题报告。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涉及初中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四门学科,平顺中学、平顺二中、安泽冀氏中学、太原万市柏林区第十一中四所课题实验学校与上海“余党绪名师工作室”共25名教师分别展示了生动有趣极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课后各学科组进行了专家点评、教学研讨、经验介绍。通过交流研讨,教师们从教育理念层面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有了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晋沪两地第三届跨区域多校联合的教研活动为各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活动,是第二届晋沪两地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活动的延续与深入,是教育部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是高师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发挥国内专家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一种有效尝试,也是我省山区学校骨干教师与上海优质教师资源合作教研的新思路。2011-2013年,课题组探索出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两条途径:以课题合作为平台的跨区域同课异构活动和骨干教师课例研讨工作坊,为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
活动结束后,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局长李波对本次活动予以高度赞扬,这种跨区域的同课异构活动增强了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与基础教育机构的合作,为普通中学教研活动带来了新的气息,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万柏林区与山西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将持续深入的进行。
(关方方 郭小兰/文 张帅/摄)
《语文报》社长兼总编蔡智敏(右三)、万柏林区教育局局长李波(右四)、《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姜联众(左二)、山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朱晓民(左三)、万柏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李智勇(右一)、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右二)、山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秦杰(左一)出席开幕式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晓民副院长致辞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承吉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剪影